
耒阳市第二中学校门
□ 邓正华 刘翌 张红见 张馨
湘南腹地孕文脉,耒水之滨藏名校。自1924年建校以来,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的耒阳市第二中学(以下简称“耒阳二中”)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,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。学校扎根红色沃土,秉承“德能兼修,己物相融”之校训,以“大思政”育人理念为统领,将百年历史底蕴转化为育人动能,走出了一条兼具红色基因与时代特色的高质量育人之路,成为湘南大地立德树人的典范。
三维课堂破壁:让思政教育“有声有色有温度”
该校打破传统思政教育“课堂局限、形式单一”的桎梏,构建“小课堂植基因、大课堂践初心、云课堂连时空”的三维育人体系,让思政教育变为“立体浸润”,真正走进学生心里。
“小课堂”:让红色基因融入校园肌理。步入耒阳二中校园,处处皆是“思政教材”:校训碑庄严肃穆,诉说着百年办学初心;教学楼两侧的抗战文化浮雕,无声复刻革命先辈的峥嵘岁月;“三味书屋”内,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等党的理论著作与党史党刊,成为学生课间争相阅读的“精神食粮”;校史陈列馆里,泛黄的老照片、斑驳的校旗、闪亮的荣誉奖杯,串联起学校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百年历程,激发着学子的家国情怀。
更难得的是,该校推动思政元素与学科教学“深度耦合”:语文课品读红色经典,数学课解读“大国重器”中的数学智慧,体育课融入国防体能训练,让价值引领如春雨般“润物细无声”,实现了“思政课+”全学科覆盖。
“大课堂”:让红色实践照亮成长之路。“从湘南起义指挥部旧址到谭冠三将军故居,每一处红色地标都是最好的思政课堂!”学校深挖耒阳本土红色资源,将革命遗址转化为“移动思政课堂”,每年组织学生赴湘南起义旧址、井冈山会师出发地开展沉浸式研学,让学生在触摸历史中感悟初心使命。
作为“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”,国防教育更是成为耒阳二中的“金字招牌”。新生入学即开展为期7天的国防军事训练,从队列训练到国防知识讲座,从革命烈士故居参观到军人精神分享,全方位筑牢学子家国意识。近4年来,学校向空军、海军输送了10余名飞行人才,连续4年获评“湖南省空军招飞工作先进单位”。2025年,学子谢连闻乘坐运-20入学并作为学员代表接受央视专题采访,学校国防教育成果获国家级媒体点赞。
“云课堂”:让思政温度跨越时空边界。“听校友学长讲科研报国故事,比课本更有感染力!”依托数字化平台,学校倾力打造“指尖上的思政阵地”——官方微信公众号、视频号定期推送“把二中说给你听”系列内容,用校史故事、学子成长经历传递青春正能量;搭建“云端校友讲堂”,邀请国防、科研、教育领域的优秀校友线上开讲,让学子足不出校便能感受榜样力量。
如今,“云课堂”已成为耒阳二中思政教育的“延伸手臂”,实现“时时可学、处处可悟”,让思政教育既有思想高度,更有情感温度。
三全育人赋能:让每个学子“成才出彩成栋梁”
该校始终坚持“五育并举”,拒绝“唯分数论”,将思政育人贯穿学生成长“全周期”,从品德修养到能力培养,从全面发展到个性特长,为每个学子搭建“成才出彩”的舞台,践行“人人努力成才、人人皆可成才、人人尽展其才”的育人承诺。
德育铸魂:在实践中涵养家国情怀。“去韶山寻伟人足迹、到养老院送温暖,这些经历让我真正懂了‘责任’!”学子的感慨,正是耒阳二中德育实践的缩影。学校将德育活动融入日常,常态化开展红色研学、志愿服务、思政辩论赛,打造“五四文艺汇演”“文化艺术月”“高考喊楼”等品牌活动,其中“高考喊楼”因满含青春正能量,2024年被央视新闻专题报道。
智育提质:在互动中激活成长动能。“课堂上可以和同学讨论难题,还能自己策划校园活动,感觉学习更有劲了!”这是耒阳二中学子对课堂的真实感受。学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,推行“问题导向+小组探究”的教学模式,鼓励学生自主思考、合作学习;放手让学生参与省、市各级活动策划,在实践中提升团队协作与问题解决能力。
近5年来,学校高考本科升学率稳居衡阳市前列,学科竞赛、经典诵读、科技创新等赛事成绩斐然,其中获国家级、省级奖项146个,教学相长的良好生态已然形成。
艺体赋能:在特长中绽放青春风采。艺体教育是耒阳二中的“闪亮名片”:原创舞蹈《心若葵花》获全国一等奖并亮相央视,篆书作品《闲居》获全国二等奖;建制班合唱、校歌比赛屡获省级一等奖,“三独”比赛、书画大赛领跑衡阳;体育竞技更是硕果累累——女篮连续17年蝉联衡阳市中学生篮球赛冠军,田径队屡获国家级奖项,学校“以体育人”工作经验获《湖南教育》专题报道。
近3年来,学校培养国家一、二级运动员76人,54名体育特长生、106名艺术特长生考入知名高校,让热爱艺体的学子圆了“成才梦”,实现了“全面发展、特长突出”的育人目标。
多元协同聚力:让育人生态“同向同行同发力”
思政育人需家庭、学校、社会拧成“一股绳”。耒阳二中坚持系统思维,构建“校内强根基、校外聚合力”的协同育人体系,让育人力量从“单点发力”变为“多方联动”,筑牢立德树人“共同体”。
强师筑基:以“师德+专业”打造育人铁军。“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”,这是耒阳二中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准则。学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,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建设,组织教师学理论、学党史、学标兵事迹,筑牢思想根基;实施“青蓝工程”“名师工程”,通过名师讲堂、集体备课、教学比武等举措,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思政育人能力。
近3年来,该校有3人获评正高级教师,2人评为省特级教师,2人入选国家级“县中头雁教师岗位计划”,3人被认定为衡阳市中小学高层次人才,5人成为衡阳市学科带头人,23人成为衡阳市骨干教师,3人获“湖南省教学能手”称号。一支“师德高尚、业务精湛”的教师队伍,成为立德树人的坚实根基。
家校社联动:以“协同+赋能”构建育人闭环。“学校邀请市委书记讲思政课,还有校友奖学金激励,感觉孩子的成长有了更多助力!”一位家长的话,道出了耒阳二中协同育人的成效。
该校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,打破“思政教师单兵作战”的定势,明确党员干部、班主任、学科教师及后勤人员的育人职责,积极构建家校社“三位一体”机制:联合公检法开展法治与思政教育,邀请高校专家、优秀校友回校宣讲,设立校友奖学金;深化“湖南省示范家长学校”建设,加强家校联动,形成了“学校主导、家庭主动、社会支持”的育人生态。
社校共育:以“资源+平台”拓展育人空间。“我们将持续深化社校融合,把更多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,构建‘开门办思政、协同育新人’的大格局。”耒阳二中党委书记曹飞跃表示,学校与耒阳市博物馆、文化馆等签订共建协议,开发实践课程;引入社会力量举办法治、心理健康、职业生涯规划等专题讲座;打造“社区志愿服务”“企业实习体验”平台,让学生在实践中认知社会、增长才干,实现“思政小课堂”与“社会大课堂”深度融合。
近年来,该校获得了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、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、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、湖南省德育整体改革先进单位、湖南省中小学校基层党建示范点、湖南省示范家长学校、湖南省心理教育工作先进单位、湖南省营养与健康示范学校等50余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,并被清华大学、同济大学、哈尔滨工业大学等30余所知名高校授予优质生源基地,协同育人的成效不断彰显。
百年初心如磐,今朝使命在肩。站在百年校史新起点,耒阳二中将以“大思政”为笔、红色基因为墨,深耕“三全育人”改革沃土,厚植实干争先的精神底色,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矢志前行,续写百年名校立德树人新辉煌!(本文配图由耒阳市第二中学提供)
责编:周紫红
来源:中国改革报
国家卫健委:今起 育儿补贴申领正式全面开放
两年捐资60余万!“萧庄公益”守护百余事实孤儿“上学梦”
一图读懂 | 登革热防控:蚊子、环境、自身防护核心知识
《中国改革报》报道:百年薪火燃初心 红铸师魂育新人——湖南耒阳市第二中学以“大思政”绘就立德树人高质量发展新画卷观察
湖南气象发布:暴雨!9级阵风!台风即将影响湖南
春风桃李花万重——耒阳市深入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纪实
今晚记得抬头看“红月亮” 最佳观赏时间表来了
【微建设·人民城市为人民】耒阳红眼塘片区换新路灯,“旧杆新用” 点亮 “南大门” 民生路
下载APP
分享到